中国昌吉网(记者刘茜)7月的庭州,使人沉醉。连绵的绿色,从深山、草原向乡野、城市蔓延,把庭州大地连成浓绿的一片。 近年来,我州的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蓝”;放眼四顾,是清新的“生态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有着最生动的实践。 蓝天白云绘就“幸福底色” 走进昌吉市硫磺沟镇楼庄子村,一排排红顶抗震安居房整齐划一,一条柏油路通向天山深处。全村有户人家,家家户户庭院里栽种着杏树。 在楼庄子村边缘,新安装的33千米围栏静静守护着3.23万亩草场。“十三五”以来,昌吉市按照“南护天山、中管平原、北治荒漠”的建设思路,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尤其是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累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04亿元,重点用于南部山区.95万亩草原和北部荒漠13.7万亩梭梭林生态治理,建设退牧还草围栏78千米,开展草原生态恢复飞播草籽作业32.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9.1万亩,搭建标准化鸟巢7座、鹰架个。 初夏的庭州大地,绿水青山绵延逶迤,休闲绿地繁花似锦。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小游园……各式公园让市民在休憩乘凉时抬头见绿,低头有花,远眺是景。 环境改善非一日之功,“绿色答卷”也非一日写成。我州不断擦亮底色,逐绿而行,大手笔投入、集团式作战、系统化攻坚,集合各地各相关部门力量,依托“人防+技防+大数据”,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强化管控,取得“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门红”。 清水绿岸、蓝天白云正成为我州各族群众的生态福祉,守护一片蓝天、一方净土、一湖碧水成为我州各族群众的共同追求。 ——水质越来越清。年,全州13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9条河流17个监测断面及天池水质均保持优良。 ——“气质”越来越好。年,昌吉市PM2.5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较年下降10.5%。空气优良率75.3%,较年上升1.9%;优良天数天,较年增加8天,全面完成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去年12月,昌吉市重污染天气数仅1天,取得历史性突破。 ——大地越来越美。全州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全州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率%。 与此同时,一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州稳步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等12项硬措施的实施。新增电采暖面积.2万平方米,推动实施户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按计划全面淘汰台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实施91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目标任务的%。“乌-昌-石”区域4县市城市建成区%划入禁燃区。昌吉市加大绿色出行力度,年10月至12月投入万元实施市民免费乘坐公交车措施,同比年乘车人数增加30%。 一组组刷新纪录的数据,彰显了我州一直以来致力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探索与实践的定力与能力,展现了我州为守护蓝天白云而孜孜不倦的付出和努力。 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1月31日,走进阜康产业园,新疆阜康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两条生产线正全力运转。近年来,该企业将电石渣、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作为原料生产水泥,实现变废为宝,形成“生产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我们在解决了上游企业工业固废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每天两条生产线要使用电石渣多吨,电石渣通过烘干降低水分后,加入配料进行煅烧,形成半成品熟料,每吨熟料可以节约成本四五十元。”新疆阜康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东介绍说。 近五年来,新疆阜康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共投入1.3亿元用于环保设备改造升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 “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3.6亿元左右。今年我们计划投入1亿元左右,对新型节能空压机磁悬浮鼓风机和永磁电机进行改造,实现降低电耗的目标。”王东介绍说。 年,我州全面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全州26个重点行业家企业完成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评定,聘请专家对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家重点企业全面落实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 我州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充分应用到矿区生态安全评估、城市规划布局、重大项目选址落地等决策中。我州实行建设项目环评“三挂钩”机制,实现“三高”项目零审批。我州全年受理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个,否决不符合环保政策的建设项目6个。对纳入排污许可监管范围内的家企业排污许可证进行全面复核。 年,全州生态环境监测水平稳步提升。我州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及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分析上报数据近3万条。我州成功申报PM2.5臭氧管控项目,并被纳入中央大气污染治理资金项目库。我州着力提升信息化系统监管水平,全州污染源在线监控超标预警平台、VOCs在线监测平台、I/M监管平台、重污染天气门禁监管平台建设完成。截至年12月31日,我州国控重点监控企业数据传输有效率为98.07%,自行监测完成率93.41%、公布率96.97%,自治区污染物监测数据与信息共享系统完成率为93.62%。 绿水青山带来美好生活 2月4日,伴着新春第一缕阳光,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一批“客人”。多只侏鸬鹚在湿地核心区悠闲惬意地戏水觅食。 飞鸟不语,却用行动诉说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玛纳斯县先后投入3亿多元,持续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等工程,并出台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面积增加到了17万亩,扩大了近1倍,湿地保护率由原来的59.7%增加到现在的84.16%。 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是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观赏候鸟的必经之地。这里有“赏风光、观候鸟、品美食、摘果蔬、钓鲜鱼、住民宿、留乡愁”七大特色。 夏季,走进八家户村,只见乔家大院、听芦轩、河南人家等统一的徽派建筑、各具特色的宅院、五彩的墙绘图景、各色鲜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八家户村耕地面积亩,村集体年收入达万元。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该村人气旺、产业兴,村民钱包也鼓了起来。 近日一大早,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圣水烧烤鱼庄负责人王霞正在打扫重新装修过的民宿房间。阳光透过窗户洒进焕然一新的客房,即将接待游客的喜悦心情让王霞干起活来动作更加麻利。 山坡中心村南接天山天池景区,北连阜康市区。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自来水、暖气管网、村庄绿化亮化、环境卫生整治等项目建设。同时,投入余万元重点实施屋顶外立面改造、街景打造、引水入村建设等九大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山坡中心村旅游承载能力。目前,全村户村民中经营农家乐、民宿的有48户,超过四分之一的村民从事旅游行业。 推开民宿的大门,特色农家小院、迷人的雪山风光、独特的画廊步道,让游客吴山明不由地赞叹:“小分子村太美了。”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地处天山深处,被誉为新疆首个“画家村”。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这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也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在此写生创作。小分子村的变化,是守住青山换“金山”的具体诠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这个偏远村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美丽乡村”正成为美丽昌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也是我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美丽果实。因“绿”而美、逐“绿”而兴,我州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格局。 生态文明的蓬勃发展,承载着庭州儿女的梦想。他们携手并肩一路吟唱着幸福之歌,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