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8/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天山网」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规划》公布的处大遗址中,新疆占9处。

新疆此次被列入的9处大遗址分别是:吉仁台沟口遗址、北庭故城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达勒特古城遗址、卓尔库特古城遗址、阔纳协海尔古城遗址、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在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是一处由房址区和高台遗存组成的青铜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对研究新疆史前时期的年代分期、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社会状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吉仁台沟口遗址远眺。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南枕天山、北望草原,核心区域占地1.5平方公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其外城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大体分内外两重城。内外城墙均有护城河、马面、敌台和角楼。北庭故城是目前天山北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北庭故城见证了汉唐元等中央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历史,也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宗教演变、民族发展以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历史见证,对古代西域的繁荣稳定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在吉木萨尔县拍摄的北庭故城遗址(无人机拍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苏巴什佛寺遗址:距库车县城23公里,位于却勒塔格山南麓,地跨库车河两岸。该佛寺遗址分为东寺、西寺两大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年6月22日,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个点,该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巴什佛寺始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是新疆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提供

交河故城:距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交河城建于雅尔乃孜沟中的台地上,公元前1世纪发展成为车师前国的王庭驻地,后来相继成为高昌等多个地方政权下辖的郡县。公元年唐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交河西接焉耆、南通鄯善、北接北庭,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唐管理西域的行政、军事、交通、宗教中心。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珍贵资料,对研究世界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交河故城中的寺院遗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提供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约30公里的二堡乡古城村,发源自博格达峰的木头沟河在火焰山南麓滋养了一片绿洲,高昌城就生于这片绿洲之上。这里曾是晋时的戊己校尉治所,是南北朝至唐时的高昌郡和高昌政权驻地,唐时它还有个动听的名字——西州。直到公元14世纪,在战火毁坏下,高昌城逐渐被废弃,留存至今保存较好的遗迹是外城西南角的寺院。现在的高昌故城对研究汉唐时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极高价值,它的建筑及文物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提供了珍贵的物证。

高昌故城中的讲经堂遗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提供

达勒特古城遗址:达勒特古城位于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地处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古河道交会处的黄土台地上,西北距离博乐市区27公里。达勒特古城应为宋元时期喀喇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时段的西域重镇,即为文献记载的“孛罗城”所在,是西域地方政权具有浓厚中国一体意识的实证,也是古丝绸之路繁盛的见证。

鸟瞰达勒特古城遗址。侯知军提供

卓尔库特古城遗址:卓尔库特古城遗址位于轮台县城东南约24公里。古城分为外城、内城及高台城址,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卓尔库特古城应为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北沿一处最高等级的中心城址,其建筑规制明显遵循中央王朝的尺度。卓尔库特古城的发掘对于确定西汉西域都护府治所遗址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研究中央王朝治理新疆、丝绸之路古代城市考古具有关键性意义。

卓尔库特古城高台城址。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阔纳协海尔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年10月7日,阔纳协海尔古城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为“井穴”之意,是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全长多公里,总数量多条,密布有上万多个竖井,最深可达90多米,新疆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等地。吐鲁番现今经过文物普查发现有条坎儿井,仍在使用和发挥灌溉作用的有条。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它是干旱地区人们进行农业灌溉的一种特殊水利工程。

坎儿井图片。

《规划》明确,到年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大遗址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闲、传承创新、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中国特色大遗址保护利用理论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彰显。

综合:国家文物局网站、石榴云/新疆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766.html
------分隔线----------------------------